食品厂的清洁生产
作者:admin 浏览次数:2449
食品工业的清洁生产
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环境保护战略和思维方式,是从单纯依靠末端治理逐步向过程控制的一种转变。它一方面提倡通过工艺改造、设备更新、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,实现“节能、降耗、减污、增效”,从而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。另一方面它强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,提高所有员工在经济观念、环境意识、参与管理意识、技术水平、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。
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清洁生产审核,是清洁生产在企业层次的主要实施手段。它可以帮助企业从污染源头减少或消除废弃物的产生,从而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、最少的资源能源使用、最佳的管理模式以及最优化的经济增长水平,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我国陆续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清洁生产标准,按照各个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。例如我国已经出台的清洁生产标准,其中清洁生产指标按照三级划分,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,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,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。
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食品行业有关的清洁
生产标准有《清洁生产标准——啤酒制造业》(HJ/T183—2006)、《清洁生产标准——食用植物油工业(豆油和豆粕)》(HJ/T184—2006)、《清洁生产标准——甘蔗制糖业》(HJ/T186—2006)、《清洁生产标准——乳制品制造业(纯牛乳及全脂奶粉)》(HJ/T316—2006)、《清洁生产标准——白酒制造业》(HJ/T402—2007)、《清洁生产标准——味精工业》(HJ444—2008)、《清洁生产标准——淀粉工业(玉米淀粉)》(HJ445—2008)、《清洁生产标准——葡萄酒制造业》(HJ452—2008)、《清洁生产标准——酒精制造业》(HJ580—2010)等。这些食品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的颁布,为保护环境和食品行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。并且,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,这些标准将适时修订。
从物料平衡的角度来讲,投人一定的原辅材料和能源,通过一定的生产过程得到产品,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废弃物,排放到环境中。如果原辅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转化率越高,就意味着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就越少。从理论上讲,如果原辅材料全部得以利用,转化为产品的转化率为100%,则没有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,真正实现了“零排放”。当然,对于目前的生产技术和工艺,这只是一个理论上成立的假想。随着工艺革新和科技的进步,食品工业会不断提高原辅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转化率,这个转化率会不断趋近于100%。从这个角度上讲,这是推动工艺革新和技术进步无穷尽的动力之一。
食品工业的原辅材料都是无毒无害的,从材料的综合利用角度看,材料是没有废弃物之说。只是目前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我们现在认为是“废弃物”的使用价值!因此,从这个角度出发,尽管目前食品工业原辅材料的产品转化率不高,但仍然可以通过梯级综合利用,将原辅材料转化为多种产品,从而提高原辅材料的综合转化率。这也是我国食品行业所倡导的“吃干榨净”的做法,其根本目的是尽可能将原辅材料中的物质进行综合利用,这和清洁生产的出发点是一致的。
目前我国食品工业产量很大,产生的废水量也较高。现在食品废水的治理方式依然是以“末端治理方式”为主,但这种治理方式很难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,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①
废水处理设施投资大、费用高、建设周期长、经济效益低,企业缺乏一定的积极性。
②废水治理往往使污染物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,例如废气治理产生废水、废水治理产生污泥、污泥治理产生废气等,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。
因此,注重清洁生产,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,加强节能减排,较大幅度地降低水耗、电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,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。认真贯彻清洁生产,从源头进行控制,并一直贯彻生产过程的始终,只有这样,才能改变以往末端治理的弊病,才能实现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参考文献
[1]
潘蓓蕾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■推动食品工业又快又好发展.2〇1〇中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报告_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10:3-7.
[2]
张莉■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方便面行业健康发展.2010中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报告.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10:8-13.
[3]
唐受印,戴友芝,刘忠义,周作明等.食品工业废水处理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1,5-124_
[4]
PhilipsRJ,Associates.Wastewaterreductionandrecyclinginfoodprocessingoperations[EB/OL]■
(2007)[2010-09-20]?http;"www.ciprocess.co.uk/pdfs/article-wastewater.pdf.
[5]
石维忱?发酵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.2010中国食品工业与科技发展报告.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10:99-110.